7月1日,國家民委黨組書記、主任潘岳為國家民委系統(tǒng)黨員干部講黨課。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運用“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這一法寶,結合習近平文化思想來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在講話中,“混一天下”的觀點廣受網(wǎng)民關注點贊。
如今站在北京“元大都”遺址的城墻上北望,蒙古鐵騎的彎刀早已銹蝕,但忽必烈以《易經(jīng)》“大哉乾元”命名的王朝,卻在中華文明的基因里刻下深深的烙印。這種“混一宇內”的雄心,從來不是武力的征服,而是如紫禁城金水河般,將不同族群的血液匯入文明的洪流,在交融中迸發(fā)出更磅礴的力量。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詔書,恰似一紙文明融合的宣言。當鮮卑貴族褪去胡服改穿漢裝,當拓跋皇族將姓氏改為“元”,這不僅是政治符號的轉換,更是文明認同的涅槃。孝文帝在朝堂上推行漢語禁令,卻允許鮮卑貴族在私邸保留母語,這種“和而不同”的智慧,讓洛陽城既飄蕩著《敕勒歌》的蒼涼,又回響著《詩經(jīng)》的雅樂。正如龍門石窟的賓陽洞,北魏工匠將犍陀羅的犍陀羅藝術與中原審美熔鑄一爐,創(chuàng)造出佛陀低垂的眼瞼中既含印度神韻又顯漢地慈悲的永恒微笑。
唐朝的開放政策,則將“混一”演繹成氣象萬千的文明交響。長安西市胡商云集,粟特人帶來的香料與波斯錦緞,在《秦王破陣樂》的旋律中交織成獨特的市井煙火。唐太宗被尊為“天可汗”,不是靠玄武門的血跡,而是以“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的胸襟。這種包容讓突厥鐵騎化作唐軍的邊塞詩行,讓回紇歌女舞動霓裳羽衣曲,在文明互鑒中,胡漢界限早已模糊如敦煌壁畫中的飛天飄帶。
定鼎燕京的多爾袞或許未曾料到,他策馬踏過的北京城頭,將見證滿漢文明最絢爛的融合。清朝統(tǒng)治者以“國語騎射”維系族群特性,卻讓《四庫全書》的墨香浸透紫禁城。當納蘭性德用滿語填詞《木蘭花令》,當曹雪芹在江寧織造署的西窗下撰寫《紅樓夢》,這種文化的雙向滲透,早已超越了"定鼎"的政治含義。就像圓明園的十二生肖獸首,西洋機械與東方審美在戰(zhàn)火中分離,卻在文明的長河里終將重逢。
站在五千年文明的長河邊回望,“混一”從來不是用利劍在地圖上刻下的直線,而是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鑒中共同繪制的圓。從北魏洛陽到元朝大都,從盛唐長安到清季北京,每一次的“混一”都像青銅器鑄造時的裂痕,最終都化作流轉千年的包漿。這種交融的智慧,恰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最深沉的歷史回響——真正的統(tǒng)一,永遠在文明對話的熔爐中永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wǎng) www.gzjqrwl.com 所有 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